新闻报道 NEWS COVERAGE
    2018年6月1日—2018年6月2日
    地点:北京清华大学
    详细

    新闻报道

    陈文颖教授参加国际“未来地球计划”与“未来地球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联合研讨会

    返回列表

    6月3日,国际 “未来地球计划” 与“未来地球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联合研讨会在京举行。本次联合研讨会由中国科协发起并承办。

    本次联合研讨会旨在了解国际“未来地球计划”最新进展,贯彻“协同设计、协同实施、协同推广”三大协同的理念,总结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环境变化热点问题,推动中国“未来地球”计划的组织实施和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在联合探讨会上,中心研究员、清华大学陈文颖教授围绕大气污染、城镇化、向可持续发展转型做主题报告。

    相关背景:

    “未来地球计划(Future Earth)”(2014-2023)是由国际科学理事会(ICSU)和国际社会科学理事会(ISSC)发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联合国环境署(UNEP)、联合国大学(UNU)、Belmont 论坛和国际全球变化研究资助机构(IGFA)等组织共同牵头组建的为期十年的大型科学计划,目的是为应对全球环境变化给各区域、国家和社会带来的挑战,加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沟通与合作,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研究手段和方法。该计划通过科学家、政府、企业、资助机构、用户等利益攸关者“协同设计、协同实施、协同推广”(co-design, co-production, co-delivery)科研成果和解决方案,增强全球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应对全球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

    国际“未来地球”计划在整合原有的全球环境变化研究领域四大科学计划(包括IGBP、IHDP、DIVERSITAS和WCRP,后者由于受ICSU、世界气象组织WMO和政府间海洋理事会IOC共同资助、目前以观察员身份参加)的基础上形成。国际“未来地球计划”设置了3个研究方向:1)动态地球(Dynamic Planet);2)全球发展(Global Development);3)向可持续发展的转变(Transition to Sustainability)。同时,提出增强8个关键交叉领域的能力建设:1)地球观测系统;2)数据共享系统;3)地球系统模式;4)发展地球科学理论;5)综合与评估;6)能力建设与教育;7)信息交流;8)科学与政策的沟通与平台。

    该计划的制定,旨在打破目前的学科壁垒,重组现有的国际科研项目与资助体制,填补全球变化研究和实践的鸿沟,使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更积极地服务于可持续发展。

    为了构建高水平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提高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支持和政策咨询的水平,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自然基金委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科协成立了“未来地球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CNC-FE)。中委会的任务是协调我国在全球变化领域的科研资源,研究制定我国参与未来地球计划的方针、策略和规划;组织协调国内各单位和中国科学家参与未来地球计划的科研活动;充分利用未来地球计划的成果,切实提高我国在该领域的科研水平。CNC-FE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正式全面参与国际“未来地球计划”。

    关于“未来地球”计划及中国国家委员会的更多背景介绍,参见CNC-FE网站: http://cnc-fe.cast.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