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供应链韧性高峰论坛在清华大学举行

发布日期:2024-07-08

点击量:

2024年74日,由清华大学现代管理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和联想研究院共同举办的“供应链韧性高峰论坛”在清华大学召开。此次高峰论坛由清华大学现代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肖勇波教授与联想研究院人工智能实验室智能数据总监祁宏升担任共同主席。论坛围绕当下工业界和学术界共同关心的话题“供应链韧性与安全”展开,同时发布了清华大学和联想集团合作的“智能制造产学研深度融合专项”之子课题“供应链韧性管理体系建设中的关键技术”的一项阶段性研究成果《供应链韧性—基于ICT行业的评价指标体系》。论坛分为三个环节:主旨报告、基于ICT行业的供应链韧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学术报告、以及供应链韧性圆桌论坛;吸引了近60位学术界和工业界的代表参会。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工业智能与系统研究所所长宋士吉和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全球供应链负责人关伟为高峰论坛开场致词。宋士吉教授介绍了清华大学和联想集团合作的“智能制造产学研深度融合专项”合作项目的基本情况,指出此次论坛是以经管学院肖勇波教授负责的子课题“供应链韧性管理体系建设中的关键技术”阶段性研究成果的发布为契机,组织学术界和工业界围绕供应链韧性展开的深入研讨。关伟先生结合联想的供应链管理,指出“供应链是联想全球化运营的基石,对于企业而言,只有打造高效协同的供应链体系,建立可持续生态系统,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提升整个ICT行业的竞争力。同时,关伟先生指出联想与清华携手发布《供应链韧性—基于ICT行业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背景下,更具行业价值和时代意义。这本书的意义还在于它为整个行业在讨论韧性话题时,提供了一个共同的语言体系和衡量标准。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工业智能与系统研究所所长宋士吉

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全球供应链负责人关伟

清华大学现代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联想讲席教授陈剑做了题为“从供应链协调到供应链韧性”的主旨报告。结合企业供应链管理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焦点问题,陈剑教授高屋建瓴地剖析了供应链管理实践与理论的演进历程。他指出,企业运营与供应链管理的焦点问题在经历了规模为王、质量打造、成本控制、服务提升、供应链上下游协调运作等之后,供应链韧性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国际热点学术问题;企业只有“做稳”了供应链,才能更好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重大冲击事件。

清华大学现代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联想讲席教授陈剑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共采购分会秘书长、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彭新良做了题为“提升供应链韧性与安全水平,推动供应链优化升级”的主旨报告。彭新良秘书长剖析了我国供应链发展战略的政策变迁,从政策层面阐述了供应链韧性与安全的重要意义;分析了供应链韧性与安全受到的内部与外部挑战,并基于我国实践,提出了增强供应链韧性与安全的策略建议。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共采购分会秘书长、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彭新良

作为清华—联想合作课题“供应链韧性管理体系建设中的关键技术”的项目负责人,清华大学现代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肖勇波教授代表课题组做了题为“供应链韧性—基于ICT行业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学术报告。从当前复杂多变的环境下全球供应链面临的挑战出发,肖勇波教授分析了供应链韧性空前重要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结合“韧性”在物理学和材料学等领域的定义,肖勇波教授界定供应链韧性为“供应链网络系统抵御重大突发事件、在遭受冲击时能应急响应、在遭受冲击之后能以较小的代价快速恢复正常的能力。”供应链韧性主要针对的是可能发生的重大冲击事件,它们具有来源多元化、联动性强、发生可能性低、发生后果严重以及不可预测等特点。针对信息通信技术行业,肖勇波教授从微观(企业内部运营管理)、中观(政府监管、市场竞争与供应链上下游)和宏观(政治、军事、经济等外部环境)三个层面系统梳理了行业面临的潜在冲击,并分析了冲击可能的影响。按照冲击发生前、发生中和发生后的逻辑,肖勇波教授及其研究团队构建了包括包容性(Absorption)、适应性(Adaption)和恢复性(Restoration)三个维度的指标体系来评价供应链韧性,该指标体系涵盖了13大类47个指标。进一步,基于该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供应链韧性评价方法,并进行了试验性韧性评估。最后,针对如何有效打造和提升供应链韧性能力的问题,肖勇波教授提出要从运营战略、运营组织构架、供应链拓扑结构、运营策略以及数智化赋能等五个层面进行统筹规划和系统设计。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教授肖勇波

上述阶段性研究成果将以著作的形式在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该书针对ICT行业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也能为其它行业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在高峰论坛中,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全球供应链负责人关伟先生以及联想集团副总裁、联想研究院人工智能实验室负责人范建平博士共同参与了图书的揭幕仪式。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教授肖勇波(左1)

联想研究院人工智能实验室智能数据总监祁宏升(左2)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工业智能与系统研究所所长宋士吉(左3)

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全球供应链负责人关伟(右2)

联想集团副总裁、联想研究院人工智能实验室负责人范建平博士(右1)

供应链韧性圆桌论坛由联想全球供应链高级总监,战略、安全与可持续发展负责人樊星主持,联想研究院人工智能实验室智能数据总监祁宏升、北京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李果、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徐小林、联想全球供应链智能运营管理总监段辉丽、IDC高级研究经理杜雁泽围绕供应链韧性这一话题展开了对话式交流。祁宏升强调,《供应链韧性—基于ICT行业的评价指标体系》属于联想和清华大学针对智能制造主题,研究供应链韧性的重要成果,通过理论分析和数据仿真建立具有行业指导意义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衡量和诊断供应链韧性的“标尺”,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具有基础性意义。李果教授从供应链网络的视角指出,打造供应链韧性是一个系统性行为,涉及的决策主体超越了单个企业,因此对于供应链激励相容与协调有很高的要求。徐小林教授阐述了企业对韧性的诉求对于供应链中企业竞合关系的影响,指出在韧性日益重要的背景下,供应链网络的整体生态结构会发生由竞争向协作的转变。联想全球供应链智能运营管理总监段辉丽表示,联想全球供应链通过打通各个交易系统,将计划、订单履约、采购、生产、物流以及质量管理等关键运营数据关联在供应链智能控制塔平台上,实现了端到端的运营可视化。IDC高级研究经理杜雁泽对未来5-10年内全球供应链将迎来的AI新机遇进行了展望,并指出技术创新、市场趋势和消费者行为等变化都将影响供应链韧性策略升级。

供应链韧性圆桌论坛

联想全球供应链高级总监,战略、安全与可持续发展负责人樊星

联想研究院人工智能实验室智能数据总监祁宏升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李果

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徐小林

联想全球供应链智能运营管理总监段辉丽

IDC高级研究经理杜雁泽


从左至右依次为:联想研究院人工智能实验室智能数据总监祁宏升,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全球供应链负责人关伟,清华大学现代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陈剑,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宋士吉,清华大学现代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肖勇波


大会参与者合影


关闭

地址: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伟伦楼447(100084)

邮箱:rccm@mail.tsinghua.edu.cn

电话:010-62771663

传真:010-62784555

Copyright 2025清华大学现代管理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