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深圳新闻网)12月26日上午,“低碳经济・生物能源・环保前沿技术”研讨会在深大科技馆举行。主讲专家――中国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何建坤教授上周刚参加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峰会归来。他在演讲中指出,未来全球“低碳技术”投资将达1.2万亿美元,深圳应力争成为全国低碳经济“试点城市”,率先打造低碳产业“先锋城市”。
何建坤表示,在刚刚举行的全球气候峰会上,我国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45%。这一具有挑战性的目标,表明我国走“低碳”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心。但中国仍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GDP较快增长,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仍呈较快上升趋势,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大、增长快,未来一段时间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面临“严峻挑战”,但也存在“跨越式发展”的机遇。
何建坤指出,发展低碳经济、减缓碳排放,这既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对策,也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是技术创新,特别是先进的能源技术创新。全球低碳经济的转型,将在世界范围内提升能源产业及其装备制造业的战略地位,并孕育庞大的产业机遇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实现全球2050年温室气体排放“减半”的目标,2005~2050年低碳技术投资,将达1.2万亿美元。
何建坤认为,在新一轮国际技术竞争中,我国已比过去拥有更多的有利条件。其中包括经济实力、装备制造业基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我国目前对新能源的政策支持,以及我国目前在光伏发电、生物燃料、电动汽车、第四代核电站等多个新能源技术领域已拥有的技术水平。
“深圳市高新技术发达,在发展低碳经济领域,应该在全国起到带头和表率作用。”何建坤表示,近些年来,深圳高度重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推动技术创新,高新技术产业拥有较强实力。尤其在电动汽车等新能源领域,深圳拥有比亚迪、五洲龙等一流企业。深圳市有条件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占据这一新经济领域的制高点。
深圳市今后如何发展低碳经济,何建坤还开出了一剂“药方”:国家近期即将设立低碳经济“试点城市”,并在今后一段时间内通过新的机制、措施,启动建设“碳交易”市场和相关统计、监控工作。深圳应积极争取,力争打造成我国发展和试点“低碳经济”的先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