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22日至24日,由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生产运作管理教学指导小组、中国管理学会生产与运作管理分会主办,内蒙古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内蒙古工业大学MBA教育中心和内蒙古自治区管理学会承办的第九届全国MBA生产运作管理教学和学术研讨会在内蒙古岱海宾馆成功举办。
在三天的时间里,共有来自美国、香港和内地的10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本次会议第一次将生产运作管理的教学和科研结合起来,会议共计安排了7场精彩的大会报告,其中3场侧重于教学,4场侧重于科研。
7月22日上午,会议举行了开幕式,内蒙古工业大学的校领导和管理学院的领导分别致辞,陈荣秋教授作为本次教学研讨会的负责人致辞,陈剑教授宣布了中国管理学会生产与运作管理分会的成立。随后,来自美国耶鲁大学的李乐德教授与各位学者分享了他在“运作管理教学中的一些体会”;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马士华教授作了题为“SCM教学中的若干问题探讨”的报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赵树基副教授也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作了题为“生产运营精品课程建设”的报告。在精彩的报告之后,与会专家们进行了热烈的交流讨论。
下午,会议进入学术研讨环节。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姚大卫教授为大家作了“Research and Practices in Management”的报告,着重指出了掌握工具对于生产运作管理领域研究的重要性。随后,会议分组进行了教学研讨,学者们就生产运作管理教学中的问题、方法等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在大会上进行了总结。同时,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中国管理学会)生产与运作管理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委员会议也顺利举行,近20位委员出席了会议。会议介绍了专业委员会成立的背景、意义和过程,并对将来的发展做了充分的讨论。
当晚,会议承办方设宴款待了与会学者,并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一台篝火晚会。
7月23日,学术研讨继续进行。香港中文大学的陈友华教授作了题为“Weather Risk, Hedging,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Decision”的报告,介绍了天气因素在运营管理中的影响。清华大学的陈剑教授的报告题目为“供应链协调与优化:发展与展望”,报告回顾了供应链协调与优化的发展情况,并指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未来研究方向。最后,中山大学的王帆教授作了题为“鲁棒的机场登机门分配研究与案例教学”,介绍了如何将研究结果与教学很好地进行结合。
与会学者普遍认为,将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举办会议,为国内从事生产运作管理教学和研究的学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和讨论平台,有助于推动生产运作管理的学科建设。
7月24日,会议承办方还安排代表们参观了内蒙古的著名企业——蒙牛集团。代表们饶有兴致地参观了蒙牛的现代化牧场和二期生产车间,并与来自蒙牛集团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蒙牛集团的企业文化以及近年来的迅速成长,都给代表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作为国内生产运作管理领域学者的一次交流盛会,本次会议的顺利举办得到了内蒙古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和内蒙古工业大学MBA教育中心的大力协助。在会议结束之后,代表们共赴草原,领略了大草原的美丽风景。